巧克力囊腫(Endometriosis )
名詞解釋: 正式的名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瘤,是發生於卵巢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,隨著每月的月經來潮,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也會產生月經造成經血堆積於卵巢內,形成卵巢腫瘤,因內容物極像巧克力之狀,故通稱巧克力囊腫。
子宮內膜異位是不孕症及下腹部疼痛的主要原因。正常的子宮內膜只在子宮腔內生長,其組織形成受卵巢分泌的荷爾蒙控制;若在排卵期沒有受孕,這層內膜組織會自然脫落,成為一般所稱的月經現象。不幸的是,部分婦女的這些與子宮內膜組織相同的細胞,會跑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繼續生長,就稱為子宮內膜異位。
在低文明的社會中,婦女月經來潮較晚、早婚、生育次數多而密集、哺乳時間長,因此一生中的月經次數相形較少,子宮內膜細胞發生異位的機會自然也會減少。
但在高度文明的社會裡,由於營養條件較好與早熟使月經來潮較早,職業婦女形成晚婚風氣,加上生育次數較少,多以奶粉替代母乳哺餵嬰兒等,一生中月經來潮的次數較多,而內膜組織常在經期跑到子宮外生長。
通常,子宮內膜異位發生在卵巢,這類病人占了一半以上;其他病人則發生在子宮周圍的韌帶、直腸子宮凹陷處;只有少數發生在直腸、膀胱及輸尿管。另外在肚臍、手術的疤痕部位、肺和鼻粘膜、闌尾、手臂和大腿,都曾發現過子宮內膜的組織。深入子宮肌肉層生長的內膜,則會導致子宮肥厚與增大。
子宮內膜異位的典型症狀是,痛經、月經不調及不孕。
很多在卵巢及子宮附近發生異位內膜的病人,會有經痛、腰痠及不孕的症狀。最需要一談的是,多數子宮內膜異位的病人還沒有生育過。因為年輕婦女的子宮頸口比較窄,當月經過多時,容易導致月經倒流。如果因而導致不孕,後果相當嚴重。
病因 :
子宮內膜異位的成因並不確定,比較可靠的說法有兩種:一是月經中帶有子宮內膜脫落的內膜細胞,在不正常的情況下發生逆流,經由輸卵管跑進骨盆腔,或經由血管、淋巴管,跑到其他部位「定居」,逐漸生長。另一種看法是,由於月經週期性求偶素與黃體素的刺激,腹腔中的原始上皮細胞會演變成為內膜細胞。